紅河州多數地區處于熱帶和亞熱帶氣候范圍,地形地貌錯綜復雜,海拔高差懸殊較大。熱量空間分布的情況為南低北高,西暖東涼,干熱河谷高于濕熱河谷。橫貫州境的哀牢山脈是一道天然的氣候界線,既阻擋了北方冷空氣的南侵,又對來...[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紅河州多數地區處于熱帶和亞熱帶氣候范圍,地形地貌錯綜復雜,海拔高差懸殊較大。熱量空間分布的情況為南低北高,西暖東涼,干熱河谷高于濕熱河谷。橫貫州境的哀牢山脈是一道天然的氣候界線,既阻擋了北方冷空氣的南侵,又對來...[繼續閱讀]
紅河州日照時數和百分比率,北部多于南部,西部多于東部,壩區多于山區,冬春多于夏秋,干季多于雨季。年平均日照總時數,從南部邊緣區的1065小時,至中、北部壩區的2300小時。以北回歸線為準,中、北部地區年輻射量為125~138千卡/cm...[繼續閱讀]
由于光、熱、水的分布差異,州境內形成分布在李仙江、藤條江、元江河谷區的北熱帶;分布于南部和中部的南亞熱帶;南部山區,元江流域海拔1250~1800米地段,蒙自東部地區、屏邊、河口海拔1000~1800米,中部海拔1350~1850米,北部海拔...[繼續閱讀]
紅河州水力資源的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南部的紅河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為337.64萬千瓦,占全州的95%。中、北部的南盤江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8.12萬千瓦,僅占全州的5%。若以河流計算,水能蘊藏量最大的是李仙江,為136.24萬千瓦,占全...[繼續閱讀]
據境內有關水文站多年實測資料還原計算,境內多年平均徑流深693.5毫米,年平均徑流量即水資源量223.08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8.052億立方米,地下水75.037億立方米,分別占水資源量的66.4%和33.6%。境內徑流的分布、年內分配與降水量分布...[繼續閱讀]
由屏邊縣的大尖山、大圍山、杜鵑山合圍而成。水域面積1050平方米,水深1.5米。水圍城至金雞窩景點道長1000米,寬1.5米。杜鵑山景點登云梯有132臺,杜鵑山至金雞窩席夢思小道長4公里,寬1.2米。每年3月是杜鵑花的海洋。7月至11月雨后...[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