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名。一源于黃連山東北麓的牛尼老白轟東,自西北向東南流至平河鄉姑作村腳,折向西南流至騎馬壩鄉蘇尼村腳,稱勐曼河;一源于黃連山西北麓的大磨場梁子,自西北向東南貫穿騎馬壩鄉至蘇尼村腳與勐曼河相匯稱渣嗎河。兩河相匯后...[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河名。一源于黃連山東北麓的牛尼老白轟東,自西北向東南流至平河鄉姑作村腳,折向西南流至騎馬壩鄉蘇尼村腳,稱勐曼河;一源于黃連山西北麓的大磨場梁子,自西北向東南貫穿騎馬壩鄉至蘇尼村腳與勐曼河相匯稱渣嗎河。兩河相匯后...[繼續閱讀]
位于建水城東門外,福東寺南墻腳。面積7萬多平方米。明洪武年間在此取土筑城墻致成洼塘,積水成池。山光水色甚佳,與曾在福東寺和水林園寓居多時的楊升庵故鄉四川新都桂湖相仿,故稱小桂湖。湖面被一條林蔭長堤分隔為三,堤上...[繼續閱讀]
位于瀘西縣境中部,屬南盤江支流。源頭有二:東源俗稱東大河(又稱東子河),源于江頭村皮家寨龍潭、壩心龍潭、小箐龍潭、土橋龍潭、小干井龍潭,河長10公里,寬5米,向南流至神樹坡村與西大河交匯。西源出自師宗縣色從大山西麓小沙...[繼續閱讀]
發源于峨山縣西就村東,向南與化念河交匯,到大開門入紅河州石屏縣境。后流向東南,至牛達以北與三岔河交匯轉西南再轉南流,至他故租下寨西約3公里匯入紅河。境內河長104公里,流域面積181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發源于石屏縣哨沖...[繼續閱讀]
當地彝語稱“矣波黑”。位于蒙自壩西北角,系蒙自壩區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原水面10.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最深5米。水源有黎江河、沙拉河,徑流面積90平方公里。明景泰二年(1451年),蒙自彝族土知縣陸剛為溝通蒙自至阿迷(今開遠...[繼續閱讀]
位于金平縣城北10余公里的分水嶺山脈中部,北接阿得博、大寨兩鄉,南至中越邊界及十里村鄉、金河鎮,西與營盤鄉遙望,東南與五臺山相接。面積16.8萬畝,其中原始森林8萬畝。最高海拔2597米,最低海拔1020米。區內生棲著國家一、二級...[繼續閱讀]
古阿迷自然景觀。位于開遠市小龍潭辦事處布沼壩,《南詔野史》載稱阿迷火井。布沼壩地下煤藏豐富,土層較淺。煤藏自燃產生的煙焰晝夜外涌,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觀。因此有火焰山、火景幽煙、火井浮煙之稱。明萬歷《云南通志》...[繼續閱讀]
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東經103°04′~103°43′,北緯23°30′~23°59′。東連硯山、邱北,南接蒙自、個舊,西靠建水,北鄰彌勒。距省會昆明鐵路線243公里,公路線267公里。距紅河州州府所在地個舊48公里。全市東西橫距64公里,南北縱距52公里...[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