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約公元前571~?),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孔子曾向他請教關于禮的問題。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老子(約公元前571~?),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孔子曾向他請教關于禮的問題。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繼續閱讀]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世人尊稱孔子。春秋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早年喪父,家境中落,年輕時曾做過管糧倉、管放牧的小官。30余歲時開...[繼續閱讀]
墨子(約公元前480~前420年),春秋末戰國初的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本名翟,魯國人,一說是宋國人。出身平民,做過小手工業者,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比。他做過宋國大夫,曾經師從于儒者,但...[繼續閱讀]
商鞅(約公元前390~前338年),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姓公孫,又稱衛鞅、公孫鞅。他是衛國國君的后裔,故以“衛”為姓。后來由于在秦國被封為商君,因而又叫商鞅。年輕時好刑名之學,曾被魏相...[繼續閱讀]
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偉大的思想家、孔子之后儒家學派集大成者,名軻。戰國中期鄒國(故城在今山東鄒縣)人。早年受業于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曾經為了實現政治理想而游說于各國諸侯之間,卻不被重視。晚年和...[繼續閱讀]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年),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他住在貧民區,生活窮苦,靠打草鞋過活,過著隱居生活。楚威王聽說他是賢才,曾派人以重金迎他到楚國...[繼續閱讀]
鬼谷子(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縱橫家之鼻祖,姓王,名詡。齊國人。常入云夢山采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子。所謂“智用于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眾人之所不能見”。潛謀于無形,常勝于不爭不費,此為...[繼續閱讀]
公孫龍(公元前325~前250年),戰國末期諸子百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趙國人。曾為平原君門客,善辯?,F存《公孫龍子》有《白馬論》,力倡“白馬非馬”之說?!榜R”指馬的形體,“白”指馬的顏色,馬的形體概念不是馬的顏...[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