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位于天津市的最北部,地處燕山南麓,長城腳下。東鄰河北省遵化市、玉田縣,西接河北省三河市,南依天津市寶坻區,北臨河北省興隆縣、北京市平谷區。毗鄰京、津大都市,位扼東北地區入京之要沖,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十分重要。薊...[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薊縣位于天津市的最北部,地處燕山南麓,長城腳下。東鄰河北省遵化市、玉田縣,西接河北省三河市,南依天津市寶坻區,北臨河北省興隆縣、北京市平谷區。毗鄰京、津大都市,位扼東北地區入京之要沖,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十分重要。薊...[繼續閱讀]
薊縣的歷史非常悠久,史前文化可追溯到八千年前,在今天的青池一帶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并已經形成了氏族部落。公元前11世紀—前7世紀的西周時期,今薊縣屬燕國。春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7—前6世紀,今薊縣屬于“無終子國”,并在...[繼續閱讀]
薊縣的物產資源非常豐富,猶如一個巨大的聚寶盆。薊縣礦產富集,品位較高。初步探明的礦藏有30多種。錳硼礦在全國屬于首次發現,對礦物學和礦床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古老絢麗的疊層石,“藥石之王”麥飯石,質量優良的紫砂陶...[繼續閱讀]
薊縣的山清水秀使這里成為非常適宜人類居住和生活的地區。截至2004年底的統計資料表明,薊縣有33個民族,人口達到80萬人左右,其中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苗族、壯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繼續閱讀]
薊縣的氣候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氣候特征之一季風氣候鮮明,風向季節性地更替十分顯著。冬季,在蒙古和西伯利亞高氣壓的控制之下,盛行西北風。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盛行東南風,風向隨季節的轉換十...[繼續閱讀]
薊縣的悠久歷史決定了她的區域劃分變化較大。這里只簡單概括一下薊縣歷史上的區域劃分情況。明代,薊州實行“里甲制”。里下有甲,甲下有戶。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里。明弘治元年(1488年)前,全州編土民13里、流民13屯,全州縣共...[繼續閱讀]
于橋水庫于橋水庫是國家級大型水庫,位于州河上游的于橋盆地。水庫南北最寬處10公里,東西最長處30公里,水庫的周邊長度相當于天津市區的外環線。水庫的總面積135平方公里,占地約12453.3畝。海拔最高30米,最低9米。有淋河、果河、...[繼續閱讀]
薊縣古道薊縣地處燕山山脈腳下,以山路為主,過去的交通很不方便。秦代建有從咸陽至碣石(今河北省昌黎縣)和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至碣石的兩條道路,不過那是專門供馬匹送信用的“馳道”。到了漢代,經過薊縣到東北方向有兩條大...[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