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元謀直立人”、“元謀人”。著名猿人化石之一,1965年5月發現于云南元謀縣城東南約七公里處的上那蚌村。發現的化石為兩枚上中門齒,經古地磁法測定,其絕對年代距今已有一百七十萬年,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猿人化石。元謀猿...[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也稱“元謀直立人”、“元謀人”。著名猿人化石之一,1965年5月發現于云南元謀縣城東南約七公里處的上那蚌村。發現的化石為兩枚上中門齒,經古地磁法測定,其絕對年代距今已有一百七十萬年,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猿人化石。元謀猿...[繼續閱讀]
也稱“藍田中國猿人”、“藍田直立人”、“藍田人”。1963~1964年發現于陜西藍田陳家窩和公王嶺。陳家窩發現化石為下頷骨一具,公王嶺發現化石為頭蓋骨一具及上頷骨、牙齒等。頭骨形態特征:眉骨粗大,前額低平,嘴部突出,牙齒...[繼續閱讀]
世界著名猿人化石。舊稱“中國猿人”、“北京中國猿人”、“北京直立人”,學名“中國猿人北京種”,簡稱“北京人”。遺址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北坡。1927年開始大規模發掘,發現豐富的猿人化石及文化遺存,但其化石在解放前...[繼續閱讀]
我國新人化石,蒙古人種的祖先。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穴內發現。據碳—14測定,山頂洞人的生存年代約距今一萬八千年前。所發現的猿人化石為八個以上男女老幼個體,其中較完整的有三具。形態特征:頭骨粗壯,額部傾斜...[繼續閱讀]
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我國舊石器時代重要遺址。位于北京市南郊約五十公里處。1927年始在周口店龍骨山北坡洞穴內發現猿人化石、石器、骨器等,解放后又有重要發現。其猿人化石代表著四十余個男女老幼的個體。其絕對年代距...[繼續閱讀]
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1921年首次發現于河南澠池仰韶村,故名?,F已發現遺址一千多處,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一帶。據碳—14測定,其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生產工具以磨制石器為主,常見的有刀、斧、錛、鑿等...[繼續閱讀]
商代早期重要遺址。在河南偃師二里頭。1959年開始發掘,發現夯土建筑基址多座。還發現制陶、鑄銅、制骨、制石等手工業作坊遺址和墓葬。出土陶器有鼎、鬲、尊等;酒器有觚、爵等;銅器有刀、鏃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龍山文化,早于...[繼續閱讀]
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1928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的城子崖,故名。其年代約為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300年,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生產工具以磨制石器為主,并已出現石鐮、蚌鐮。陶器多為灰陶、黑陶,紅陶和白陶...[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