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降低自己身份,與比自己地位低的賢人交往,待能者恭謙。元朝廉希憲,元世祖時官任中書平章政事。有次,南宋降將、中書左丞劉整前來拜訪,他十分冷淡,竟沒讓坐下。劉整離去,一位衣衫襤褸的南宋書生以詩求教,廉希憲十分熱情,讓...[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能降低自己身份,與比自己地位低的賢人交往,待能者恭謙。元朝廉希憲,元世祖時官任中書平章政事。有次,南宋降將、中書左丞劉整前來拜訪,他十分冷淡,竟沒讓坐下。劉整離去,一位衣衫襤褸的南宋書生以詩求教,廉希憲十分熱情,讓...[繼續閱讀]
指趁著天未變陰下雨,先把門窗關牢。意為凡事要慮前思后,早作準備,防止各種意想不到情況出現,當不利情況出現時,因有準備而不致被動。北宋的張詠,曾作過崇陽(今屬湖北)縣令。該縣老百姓都以種茶為業。張詠見后,認為種茶獲利...[繼續閱讀]
在矛盾激化的緊要關頭,故意鎮定自若,用漠視、冷淡、或漫不經心的態度、語言,巧妙地平息突發事件,緩解矛盾。宋仁宗時,文彥博喜歡游園飲宴,曾經在鈐轄官署踢毽子,夜深還不停止。跟隨他的士兵對此極為不滿,就拆了夏天關馬用的...[繼續閱讀]
當上級對自己無端懷疑時,必須提供充分的事實與令人信服的論據說明這種懷疑是莫須有的,這樣才能使人消除懷疑。戰國時期,張儀對秦王告狀說:“陳軫里通外國,將國家情報泄露給楚國,請大王驅逐他。如果他真的到楚國去,就殺掉他...[繼續閱讀]
用巧妙的方法罰治那些喜歡告人小過的人。宋朝屠枰石曾任浙中督學,持法很嚴。他作湖州巡按時,一些小人聞風而動,到處搜集秀才們過失來告狀。一次一個秀才在一妓女家過夜,小人就將兩人捉住送到署門。升堂時,小人跪在地上大聲...[繼續閱讀]
一個巧妙的計策,達到了“擊一得二”的兩全效果。戰國初期,中山國相國司馬熹很得國君的信任,但國君的寵姬陰簡對相國毫無好感,經常在國君的枕邊說他的壞話,這對司馬熹的威脅相當大,因得罪君王的寵姬而下臺的官員歷史上屢見...[繼續閱讀]
為了查明事情的真象,將本來應當正做的事情,故意反做,以便使對手受騙上當,暴露天機。戰國時代的蘇秦是威震天下的著名人物。曾擔任六國的宰相,倡儀六國聯合起來抗秦。他到了齊國,很受齊王的信任。齊國的許多大夫和蘇秦爭寵...[繼續閱讀]
指打動雜草,驚動了草叢中蛇。意指行動不密,使對方有了警覺,預先作好防備?;驗檗k事不慎,暴露了真實意圖。唐朝時當涂縣令王魯,與部下狼狽為奸,貪污受賄。有人告發他的主簿受賄。王魯看過狀子,見所列罪狀,均牽連自己,不由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