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連續包圍地球表層的水的閉合圈。包括海洋、冰川、湖泊、河流、地下水及大氣中的水及生物中的水。水圈總質量為143×1016t,其中海洋水占水圈總體積的97.16%。水圈與大氣圈和地殼互相滲透,無明確界限。地面水、大氣水和地下水...[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指連續包圍地球表層的水的閉合圈。包括海洋、冰川、湖泊、河流、地下水及大氣中的水及生物中的水。水圈總質量為143×1016t,其中海洋水占水圈總體積的97.16%。水圈與大氣圈和地殼互相滲透,無明確界限。地面水、大氣水和地下水...[繼續閱讀]
地球表層有生物生存和活動的圈層。在大氣圈10km高空,地下3km深處和深海底部均發現有生物存在,大量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地表和水圈上層,這一層包圍著地球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閉圈。生物圈的總質量約148×1010t。...[繼續閱讀]
又稱陸棚。是大陸在水下延續部分。它與洋殼不同,與陸殼相同,所以它是沉沒于水下的大陸邊緣。在形態上它是從低潮線延伸到海底的一個坡度平緩的臺地。其坡度小于0.1°,寬度從0~1500km,其外緣的平均深度為132m。多數大陸架區水流...[繼續閱讀]
大陸架外緣傾斜部分,以坡度大為特征,平均坡度4.3°,最大坡度可達20°以上,外緣深度在2000m~3200m,寬度由20~90km不等,平均寬度28km。多數大陸坡表面崎嶇不平,其上面有復雜的次一級地形,如海盆、海嶺以及由階梯狀斷層形成的地形和孤...[繼續閱讀]
在大陸坡與大洋盆地之間的比較平坦的地區,一般水深在2000~4000m,其上有濁流和滑塌作用所形成的堆積物,堆積物向大洋方向變薄,并向大洋盆地傾斜。許多大陸基下部曾經是海溝,因海溝被沉積物充填而形成大陸基。故海溝發育地區即...[繼續閱讀]
處于大陸外緣靠近大洋盆地的大陸架和大陸坡(包括島弧)統稱為大陸邊緣。有的學者將大陸基或海溝也包括在大陸邊緣的范疇內。從地殼結構看,大陸邊緣地殼具雙層結構,即上部為硅鋁層,下部為硅鎂層,平均厚度25km左右。...[繼續閱讀]
指主要分布在大陸坡上的兩壁陡峭、高差很大的狹長凹槽。類似陸地山區的峽谷,長數十km,走向與大陸坡延伸方向近于直交。海底峽谷谷口與大陸基相連,谷頭切入大陸架外緣,有的甚至與大河入??谶B通。...[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