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地闡述關于文藝的各種問題,指導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文藝創作和文藝批評的理論學說。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藝實踐經驗的...[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地闡述關于文藝的各種問題,指導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文藝創作和文藝批評的理論學說。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藝實踐經驗的...[繼續閱讀]
指毛澤東同志根據他所處時代的歷史特點和中國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發展的具體實際,在批判地總結了過去中外文藝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和解決當代無產階級文藝運動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而形成的文藝理論科學體系。它是毛澤東...[繼續閱讀]
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根據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群眾的需要和實際斗爭的需要,結合文藝工作的實際狀況而提出的我國革命文藝工作的方向。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繼續閱讀]
這是1980年7月黨中央在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方針,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總結建國以來革命文藝運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我們文藝工作總的口號。文藝“為人民服務,就是為除一小撮敵對分子外的全體人民群眾,包括廣大的工人...[繼續閱讀]
這是建國初期毛澤東同志為改革和發展我國戲曲藝術而提出的方針。也適用于其它藝術部門。1942年,毛澤東同志曾在延安評劇研究院建院特刊上題了“推陳出新”四個大字。1951年他又為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親筆題詞:“百花齊放,推陳...[繼續閱讀]
發展、繁榮我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藝術事業的基本方針,是毛澤東同志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來的,“是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來的,是在承認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各種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在國家需要迅速...[繼續閱讀]
是毛澤東同志為我黨制定的對待中外文化遺產的方針。早在1942年毛澤東同志就指出:“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批判地吸取其中一切有益的東西,作為我們從此時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原料創造作品時的借鑒”...[繼續閱讀]
指文學作品所表現的一定階級的意識,包括一定階級的立場、觀點、態度、感情和趣味。在階級社會里,文學的階級性是文學的重要社會屬性。文學的階級性是由作家的階級性和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的階級性決定的。因為文學作品都是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