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小說家、報刊編輯。5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有小說集《汗水與泥土》、《自由的磨難》以及劇本《最后的旅程》、《好呀,汗宰理》等。...[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沙特阿拉伯小說家、報刊編輯。5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有小說集《汗水與泥土》、《自由的磨難》以及劇本《最后的旅程》、《好呀,汗宰理》等。...[繼續閱讀]
詩集。編纂者[巴基斯坦]普什圖詩人米亞·賽義德·拉蘇里薩。1976年出版。拉赫曼巴巴是最受普什圖族人崇敬和熱愛的古代阿富汗大詩人,他的作品象圣書一樣受到人們的尊敬。他的詩句經常被人們當成格言和警句在文章和講話中引用...[繼續閱讀]
沙特阿拉伯小說家。中學肄業。50年代在國內做報刊編輯,同時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小說集《饑餓的生命》(1962)、《隔墻》(1970)、《干渴》(1980),以及隨想錄《一瞬間》和《哀愁的對話》(1983)等。...[繼續閱讀]
敘利亞文學家、報人、政治活動家。1849年(一說1854年)生于阿勒頗。知識淵博,積極從事政治活動,為阿拉伯近現代文學復興運動的啟蒙者。其主要作品有《專制的本性》和《諸鎮之母》等,書以故事的形式對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專...[繼續閱讀]
伊拉克作家,伊拉克新文學的代表人物。生于納西里亞城,先后就讀于藝術學院、高等藝術學院繪畫系。畢業后擔任教學工作,開始專于繪畫,后轉向文學創作。60年代,在老一代作家迫于形勢沉默之時,他異軍突起,將象征主義、超現實主...[繼續閱讀]
阿富汗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通曉普什圖語和英語,擅長用波斯語寫作,被認為是第一流的波斯語詩人。他整理編寫的民間故事《相愛的人》、《巴斯特王子》寓意深刻、情節感人?!赌裂蚺肥撬囊徊枯^成功的小說,語言生動,生活...[繼續閱讀]
埃及詩人、作家。生于塞得港,祖籍摩洛哥。1909年于高等師范學校畢業,曾留學英國,1912年歸國后曾任教員、督學、校長等職。他一方面受阿拔斯朝伊本·魯米、穆太奈比、麥阿里等阿拉伯古代詩人影響,另一方面又受拜倫、雪萊等西方...[繼續閱讀]
埃及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生于庫賓庫姆市郊戴拉蒙鄉的一個農民家中。1943年于開羅大學法學院畢業,當過兩年律師,后任教育部督察員。曾參與創辦過《新曙光》周刊、《明天》月刊,主編過《先鋒》月刊,曾任《人民報》、《共和...[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