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地理學是研究動物分布規律的地理學與動物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動物地理區和生態動物地理群的劃分通常代表了動物地理學的綜合成果。1949年以前,我國動物地理學研究較少。50年代以后,由于動物區系和動物資源調查工作的促進...[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動物地理學是研究動物分布規律的地理學與動物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動物地理區和生態動物地理群的劃分通常代表了動物地理學的綜合成果。1949年以前,我國動物地理學研究較少。50年代以后,由于動物區系和動物資源調查工作的促進...[繼續閱讀]
化學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的化學組成、結構及其形成過程的科學?;瘜W地理學是綜合自然地理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F代科學技術為化學地理學的迅速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保證?;瘜W地理學是自然地理學與化學之間的一門...[繼續閱讀]
20世紀以來,工業化和城市化得到飛速的發展,人類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污染達到了空前的程度。20世紀50年代,地理環境污染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全球性問題,調查研究者日眾。地理環境質量評價研究是地理環境污染研究的延...[繼續閱讀]
醫學地理學主要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狀況的地理分布規律,疾病發生、流行和健康狀況變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以及醫療保健系統和設施合理地域配置的科學。醫學地理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提高其健康水平。主要通過醫...[繼續閱讀]
自然地理學方向的古地理學,主要研究新生代以來的地理環境演變。此項研究遵循“將今論古”的現實主義原則,通過沉積、孢粉、同位素、冰芯、樹木年輪、考古和歷史文獻記載等多種技術分析手段獲取各種代用資料,對過去的地理...[繼續閱讀]
地貌學是研究地表形態特征及其形成、發展、結構和分布規律的科學。地貌形態有不同特征和規模,形態各異和規模不等的各種地貌是內外營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結果。地貌是三維空間的實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不斷變化發展,形成由...[繼續閱讀]
黃土地貌是地貌學的一個分支學科。20世紀50年代前,由于地貌學是既屬于地質學研究范疇,又屬于地理學研究范疇的邊緣學科,未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因而黃土地貌的研究未獲得應有的重視。50年代后作為部門地貌學的黃土地貌研究...[繼續閱讀]
黃土是我國主要的第四紀沉積物之一,在第四紀沉積物、第四紀地層、第四紀環境變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北方經常在春天發生的塵暴天氣,就是黃土形成的現代地質過程,早在2000多年前已見于我國文獻,稱之為雨土、雨黃土、...[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