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獨立自主就是把對內對外方針和原則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具有處理一切內外事務的自主權利。在對外交往中,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人民自己去做,既不依賴別國來解決本國內部事務,也不干涉他國事務。...[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獨立自主就是把對內對外方針和原則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具有處理一切內外事務的自主權利。在對外交往中,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人民自己去做,既不依賴別國來解決本國內部事務,也不干涉他國事務。...[繼續閱讀]
中國總理周恩來1964年1月15日在加納首都阿克讓答加納通訊社記者問時,闡述了中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的八項政策,或稱八項原則。其主要內容是:(1)中國政府一貫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對外提供援助,從來不把這種援助看作是單方面的賜予...[繼續閱讀]
1984年10月23日,中國正式向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提交了一項防止外層空間軍備競賽的決議草案。這是我國第一次向聯合國組織提交有關裁軍問題的決議草案。草案要點是:(1)要求聯合國確認外層空間的和平探索和利用同全人類的共同...[繼續閱讀]
1986年3月21日,中國政府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大會上闡明。其內容是:(1)核軍備競賽構成對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嚴重威脅,核裁軍的最終目標應是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2)美蘇兩國擁有最大的核武庫,理應率先停止試驗...[繼續閱讀]
1981年10月22日中國政府在墨西哥坎昆城舉行的關于合作與發展的國際會議上宣布。其主要內容是:(1)積極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民族經濟,實現經濟上的獨立自主以及實行集體自力更生的一切努力。(2)按照公平合理和平等互利的原則改革...[繼續閱讀]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2月5日,中國總理周恩來訪問了亞非十四國。訪問期間,周恩來提出了中國同非洲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相互關系的五項原則。其基本內容為:(1)中國支持非洲和阿拉伯各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新老殖民主義,爭取和維護...[繼續閱讀]
1983年1月13日中國政府宣布的。其主要內容是:(1)遵循團結友好、平等互利的原則,尊重對方的主權,不干涉對方的內政,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不要求任何特權。(2)從雙方的實際需要和可能條件出發,發揮各自的長處和潛力,力求投資少、工...[繼續閱讀]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提出的。其主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按照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四項原則,發展同各國共產黨和其他工人階級政黨的關系?!蔼?..[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