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關于國防力量建設和使用以及有關的其他方面活動的準則。1991年底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作為主要繼承者,其國內政治動蕩、經濟困難重重,民族矛盾激化,加之東歐劇變和德國統一,特別是華沙條約組織解散,其國防政策與原蘇聯相...[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俄羅斯關于國防力量建設和使用以及有關的其他方面活動的準則。1991年底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作為主要繼承者,其國內政治動蕩、經濟困難重重,民族矛盾激化,加之東歐劇變和德國統一,特別是華沙條約組織解散,其國防政策與原蘇聯相...[繼續閱讀]
英國關于國防力量建設和使用以及有關的其他方面活動的準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曾長期積極推行北約的“靈活反應”戰略,以對付蘇聯的軍事威脅。英國曾長期認為必須依靠美國的核力量和北約的集體防御才能制止蘇聯向西歐...[繼續閱讀]
法國關于國防力量建設和使用以及有關的其他方面活動的準則。法國曾經是北約集團成員國,但于1966年7月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推行獨立的防務政策和軍事戰略。由于國際局勢特別是歐洲地區形勢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法國...[繼續閱讀]
德國關于國防力量建設和使用以及有關的其他方面活動的準則。德國認為,華約和蘇聯解體,兩德的統一,歐洲安全環境的變化,已使德國從原來的“前線國家”變為“歐洲的中心”,使德國面臨的“直接軍事威脅變為難以預測的危險”。...[繼續閱讀]
日本關于國防力量建設和使用以及有關的其他方面活動的準則。日本政府宣稱,日本的國防政策是根據日本國憲法和1957年國防會議通過的《國防若干方針》制定的。日本政府強調有效地建設和管理自衛隊、堅持日美安全保障體制和進...[繼續閱讀]
越南關于國防力量建設和使用以及有關的其他方面活動的準則。1991年6月,越南共產黨召開“七大”,根據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制定了“適應新環境的國防政策”,其主要內容是本著“獨立自主、自力自強”的精神,鞏固全民國防,建設一支...[繼續閱讀]
印度關于國防力量建設和使用以及有關的其他方面活動的準則。1998年3月,以印度人民黨為首的新的聯合政府上臺后,在繼承前政府改革的基礎上,加快了在南亞稱霸的步伐。1998年5月,連續進行了5次核試驗,從而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隨...[繼續閱讀]
國家的國防組織形式、機構設置、領導隸屬關系和管理權限劃分等方面制度的總稱。國家體制的組成部分。通常受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制度和政策的制約。世界各國的國防體制,都具有自己的鮮明特點,沒有統一的模式...[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