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國人口總數約為5.487億。建國后,我國人口發展可劃分為四個階段:1949~1957年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這是我國解放后第一個人口發展高峰時期。由于廣大農村還是以手工勞動為主,勞動力多,家庭收入就多;消費水平低,未成年人口的撫養費用低;幾千年來的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949年,我國人口總數約為5.487億。建國后,我國人口發展可劃分為四個階段:1949~1957年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這是我國解放后第一個人口發展高峰時期。由于廣大農村還是以手工勞動為主,勞動力多,家庭收入就多;消費水平低,未成年人口的撫養費用低;幾千年來的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繼續閱讀]
1798年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發表了著名的《論人口與未來社會進步關系的原理》,即《人口原理》的第一版。在該書中,馬爾薩斯闡述了他的人口理論,并以此出發來探討社會問題。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是建立在兩個公理的基礎上的,即第一,食物為人類生存所必需;第二,兩性間的情欲是必然的。以此為基礎,馬爾...[繼續閱讀]
人口與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經濟發展水平是人口發展水平的依據,而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又需要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勞動力。經濟的發展會促進人口數量的變化和質量的提高,而人口數量的變動和質量的提高又反過來能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然而,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如果人口發展速...[繼續閱讀]
人口政策是一個國家為維護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對人口發展過程施加影響和干預而作出的具有法令性的規定。一定的人口政策總是以一定的人口理論和人口思想為依據,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口政策是人口理論在人口領域中的具體體現和實際應用,用以指導一個時期人口的發展,以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繼續閱讀]
所謂計劃生育,就是有計劃地調節人口的發展速度。它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節制生育,降低人口的發展速度;二是鼓勵生育,提高人口的發展速度。70年代,根據我國建國后人口迅猛增長和已達到的人口基數、出生率、凈增率,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是節制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長,降低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口質量,并作...[繼續閱讀]
全國性計劃生育工作的行政機關和有關機構主要有: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所屬部級行政機關,是主管全國計劃生育工作的最高機構。它于1981年3月6日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務是:統一管理全國的計劃生育工作,貫徹執行國家關于計劃生育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令,編制國家人口發展的...[繼續閱讀]
“獨生子女”,這是一個特定的概念,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初,是中國的一代特殊的公民的指稱。從字面上說,“獨生子女”的含義就是指那些終身無兄弟姐妹、其父母終生只生育了他(她)一個的人們。在英文文獻中,指稱這一類人的概念有兩個,即“only child”和“single child”,直譯過來就是“唯 一的孩子”和“獨...[繼續閱讀]